首页 >> 万经棵

雨都香港如何防止城市内涝波缘榕

时间:2022/06/28 09:27:14 编辑:

“雨都”香港如何防止城市内涝?

7月12日消息:香港地处沿海,每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400毫米,是太平洋周边地区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如此大的雨量,近年来香港却很少发生大面积内涝,得益于特区政府几十年来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洪措施。

二战以后,香港人口激增,市区快速发展,乡郊地区密集开发,使大面积的天然土地变成混凝土地面,令原本由土地存留的雨水,瞬间变成地面径流,令香港饱受水浸之苦。

成立于1989年的香港特区政府渠务署,专门负责香港的防洪和污水处理,通过数十年来对雨水排放的系统研究制定长远策略及方案,并投资数百亿港元用于一系列防洪基建,在提升香港防洪能力方面卓有成效。

据了解,香港除了通过传统方法例如改善河道、多设立排水口、建设和改善排水管道以外,近年来更是以具有创意的方法来治理水浸。香港特区政府渠务署土地排水部总工程师何耀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香港一直以来采取的防洪策略可简称为“防洪三招”,即“上游截流、中游蓄洪、下游拓渠”。

香港多山地,市区又处在地势较低地区,如果任由雨水直接向下游排放,市区的水浸风险极高。何耀光介绍,所谓“上游截流”,是通过将上游的雨水截取,然后经过排水隧道让雨水直接排放入海,不让雨水流到市区。

香港目前有4条这样的排水隧道,即启德雨水转运计划、港岛西雨水排放隧道、荃湾雨水排放隧道和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标准是抵御200年一遇的洪水。其中于2012年启用的港岛西雨水排放隧道,是目前香港最长和直径最大的雨水排放隧道,也是渠务署规模最大的防洪工程。

据介绍,港岛西雨水排放隧道由全长约11公里的主隧道和总长约8公里的连接隧道组成,有34个地面进水口,管道直径最大超过7米,能有效截取港岛北部约三成的降雨量,大大缓解了中环、湾仔、铜锣湾等繁华地带的集水压力。

虽然截流能有效减轻下游水浸风险,为了进一步缓解下游排水管道的压力,香港目前还建有3个地下蓄洪池。其运作原理是在暴雨期间将部分来自上游的地面水流贮存,将高峰时期的洪水流量限制在下游排水系统的容量范围之内,然后错峰排放。

在跑马地赛马场的地下,就有这样的一个计划容量在6万立方米的蓄洪池,相当于24个标准游泳池大小。该工程计划到2018年全部建成,目前一期工程的3万立方米蓄洪池已经完成。何耀光介绍,蓄洪池收集起来的水还可以用于地面马场及球场草地的灌溉,“一地多用”。

关于下游拓渠,何耀光表示主要是通过拓宽渠道来加强排洪能力,但是由于市区发展快,高楼林立、人口稠密,未必有拓渠所需要的土地,还会引起交通堵塞的问题,因此,该方法比较不易实施。

早在1995年,香港特区政府就通过系统的方法,追踪监测香港各处曾经因暴雨而造成的水浸地点,确定了轻微、小程度、中程度和严重4个级别的水浸黑点,然后对症下药,通过改善工程解决问题。随着多个主要防洪工程计划相继完成,水浸黑点的数目从100多个减少到目前的8个。

不断进行巡查、修理等预防性维修对保障排水系统正常运作至关重要。特区政府定期巡查有问题的路面集水沟、雨水入水口、排水渠及水道。此外,主管部门还特别向部分水浸“重灾区”住户提供预警服务:每当天文台作出预警,渠务署就会发短信给水浸高发区的住户和店家;在易受水浸乡村还装有地区性洪水警告系统,当洪水水平达到预定警报水平,便会通过水浸警报器或自动电话致电村代表向村民示警。

此外特区政府还采用一系列高科技手段来做好预防工作――渠务署利用智能超声波感应器探测各类水渠沙井的水位,以订定维修保养及清洁工程的优先次序,从而减低水浸的风险;土木工程拓展署利用感应器监察斜坡的情况,防止山泥倾泻等。

渠务署署长唐嘉鸿今年6月在《紫荆》杂志上撰文表示,将参照“海绵城市”的理念来提升城市排洪能力,即通过绿化生态、活化水体,让城市在下雨的时候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吸收到地下,减少地面的径流。

他表示,渠务署不遗余力地推动香港的“蓝绿建设”――“蓝”泛指水体,“绿”则指绿化、节能减排,“蓝绿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改善市民大众的生活环境,使香港继续成为宜居城市。

线材扭转试验机

弯曲疲劳试验机

曲轴焊接接头弯曲疲劳试验机试验方法

汽车悬挂系统介绍以及实验方法设备

600B微机屏显式液压万能试验机

0.5级微机电子万能试验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