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丘陵紫珠

2016玉米收储政策会作何调整长苞棘豆

时间:2022/07/14 17:07:31 编辑:

2016玉米收储政策会作何调整

2016年会否取消玉米临储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从目前情况来看,玉米要实现按照市场定价,收购价格至少要降到0.75元/斤以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大体有两种方法:一是继续降低临储收购价格,2016年降到0.9元/斤至0.85元/斤,使临储价格与市场价格更接近;二是一步到位,在2016年取消玉米临储收购,由市场形成价格。但无论采取那种方式,都要对生产者进行一定的补贴,以保证农民的利益。

笔者认为,今年采取继续降低临储价格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也不排除一步调整到位,直接由市场定价。这样做虽然步伐过大,转弯过急,但能尽快减少由于玉米价格扭曲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和高库存的压力。

玉米市场定价:脱钩直补抑或目标价格

一号文件并未明确对玉米以何种方式实行市场定价。从我国现阶段情况看,玉米实行市场定价并不是完全不管,对农民保护可能在以下两种方式中选择。

脱钩直补。就是补贴与农产品生产和价格脱钩,采取按照预先确定的作物面积和产量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属于WTO《农业协议》免于削减的“绿箱政策”。其好处是操作简单,可以减少农业补贴中间环节的传递成本,提高补贴效率;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并且,实现市场定价后,国内玉米价格将理性地回归至合理水平,今后一段时期的国内玉米消费就会增加,产量就会相应减少,进口量也会大幅度下降,库存的玉米就会被逐步消化掉。但脱钩直补有利于比较效益好的农作物品种生产,对特定品种的产量强行拉动作用有限。

目标价格制。粮食目标价格制虽在理论上很完美,并在世界上多国实行,但经过了近两年来的深入研究和试点,又发现了我国实行目标价格制的环境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地域广,南北差距大,农户多,人均耕地少,诚信意识不强,每户农民每个品种的当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很难搞准确,在实际操作上有许多难点问题不易解决,工作量也很大。因此,今年的一号文件中也没提到玉米的目标价格制。

由此可见,玉米实行市场定价后,采取目标价格制的可能性在缩小,采取脱钩直补的可能性在增大。

至于具体操作办法,如果实行脱钩直补,由于我国可能首先只对玉米一个品种进行脱钩直补,稻谷和小麦还将延续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因此,只能以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为依据。如果要推行目标价格制,采取按销售量补贴可能性非常大,当前的“互联网 ”技术已为准确计算生产者实际售粮数量、防止弄虚作假提供了可能性,而要准确核定每户农民每个品种的当年种植面积和产量仍属难题。

去库存仍是重点

预计到2016年4月底临储收购结束,全国政策性玉米库存将达到2.5亿吨左右,超过了国内一年的消费量。各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去库存的方法和建议,如通过补贴促进销售和扩大消费等。促销售虽可在短时间内多拍出一些政策玉米,但也相应减少了市场玉米销售数量,实际需求并没有扩大多少。扩消费的容量也有限,目前国内玉米深加工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市场需求基本饱和,消费增长困难;进口石油价格仅合人民币2~3元/公斤,发展燃料乙醇生产代价太高,新增的产能在去库存后也会成为遗留问题。即使这些措施全部采用,再加上原有的每年500多万吨拍卖量和减少的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今后2~3年内,每年的政策性玉米消费量一般也不会超过4000万吨。

至于调整种植结构去库存,不是只号召一下或下指标就可以办到的,必须有过硬的措施来推动。按照农业部的规划,东北地区种植结构调整,主要是减少北部冷凉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饲料玉米、大豆和杂粮的种植面积。但我国北方是玉米优势产区,即使玉米价格降到0.8/斤左右,也难找到哪种作物能大量替代玉米;种大豆效益远不如玉米,种青贮玉米和饲草难以较快推开,而且还会更多地减少籽粒玉米的饲料消费量;种杂粮现在市场就基本饱和,多个几十吨、上百吨就找不到市场。但是2015年玉米价格下调后,稻谷的效益开始好于玉米,而受水资源制约,可增加的面积有限。预计2016年由于玉米收购价格下降,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将比上年增加3%,大豆和杂粮种植面积增加3.5%(基数很小),玉米面积将减少3%左右。因此2016/17年度的粳稻供大于求的可能会更加突出,年库存增加量会进一步提高。预计2016年随着玉米价格下降,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将大量减少,2017年就可能恢复至正常进口。检疫也能控制粮食进口。

目前的玉米高库存主要是由高价格造成的,逐步下调临储价格至市场定价水平,既可减少玉米供给,又可促进玉米消费,是一种去库存的有效办法。但玉米是我国北方产区的优势作物,库存积压量又过大,采取这种办法去库存需要较长时间。初步预计,按照目前情况,通过降价措施达到玉米库存零增长,至少需要2~3年时间;实现玉米库存恢复正常水平,又至少需要4~5年时间。而在此期间,库存玉米数量在损耗,品质在下降,国家财政需要支付大量储存费用和利息。因此,玉米去库存是一项紧迫任务,应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解决的越早越主动,损失也越小。

对玉米去库存,笔者也曾提出“补大豆、压玉米”,一二年内解决问题。

然而,究竟采取那种方法去库存,目前还没有定论,如果4月底前没有减供给的有力措施出台,那么2017年所需的种子就已下地,要想在2017年大幅度减少玉米产量就要受到制约。

收储企业面临市场化挑战

玉米去库存,对未来的粮食生产发展、非政策性企业经营、加工企业及消费者都有利。只是政策粮食库存减少后,一些现有的政策粮食收储企业的经营量和收益要受到明显影响,需要转向市场求生存和发展。因此,国有粮食企业一定要居安思危,不能指望永远依靠国家政策粮食收储吃饭,要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经营和管理,并抓住当前企业收入较好的时机,搞好必要的仓储设施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以迎接未来市场化经营的挑战。

玉米去库存后,现有大部分仓容都会闲置起来,一部分东北新建粮仓也将没粮可装。类似情况在2010年和2011年就出现过,当时“世行贷款项目”和“三批国储粮库建设”的粮库就有很多没粮装。这次空闲下来的仓容会更多,预计未来也不会再出现这样大规模的粮食积压。届时,一些危仓老库和简易罩棚仓都将被淘汰,一些粮库也会破产或改行。因此,各地粮食部门和企业也要尽早谋划未来的空闲仓容利用问题,以便更好发挥这些仓容的价值。

(文章来源:粮油市场报)

重庆东大肛肠医院怎么样患者信赖好医院

治疗受孕福州哪个医院较好

南京不孕不孕医院较好的医院

西安华厦眼科医院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很诱人但是副作用大不大呢

重庆北部妇产医院预约挂号

相关资讯